隨著經濟的飛速向前發展,國際交流的不斷密切,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深入實施,金融開放進程的加速,有色金屬產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。云南省位于西南邊界,北上連接陸上絲綢之路,南下連接海上絲綢之路,面向南亞、東南亞,東臨長江、珠江三角洲經濟帶。同時我省作為有色金屬資源大省,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高效市場,依舊集中于開采和加工的。為打造和搭建昆明本地國際專業化的交流平臺,引入先進有色金屬對沖經驗,服務省內有色實體冶煉、貿易和加工企業,提升本地實體企業的價格風險管理經驗,為未來前景和發展提供助力。市政府、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在昆明市西山區文華酒店舉辦“第一屆中國國際金屬峰會”,多位經濟學、金屬行業專家出席,市政府、各大銀行代表和生產、貿易、加工等金屬企業一起參加。會議以2016年宏觀經濟形勢及有色金屬行情分析展望為主題,港交所和云南鋁業、云南銅業,新華聯礦業三個實體企業副總專題討論了全球金屬與貴金屬,價格風險與經營決策,為有色企業出謀劃策,共同把脈未來金屬價格。
上午九點,昆明副市長龔曉坤、港交所仲偉聲先生和中國國際期貨(香港)張明華董事長分別致開幕辭,強調此峰會的重要意義,既符合國家在西南地區發展戰略的需要,也是有色金屬企業切合供給側改革的迫切需求,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,最大程度提升企業活力、抗風險能力。
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,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。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關口,經濟下行壓力、就業壓力、改革成本及各級政府的財政壓力的加大,社會不確定因素在積累和突現,且收入分配領域問題不少。在這樣的形勢下,靠什么來實現收入翻番。這就要求推動經濟發展從粗放發展轉向精細化發展,提高產品的附加值,政府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使用,有保有壓,從而釋放流動性,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難、成本高。調整貨幣政策,松動銀根,服務實體經濟。從財政收入來看,逐步減稅,增強投資信心和消費能力;從財政支出上,加強預算,確保和加大投資領域及消費領域的投入。到2020年,人均收入翻番,也就意味著未來幾年,國家經濟發展將可能保持6.5%-7%的增速。
對于有色金屬行業來說,行情低迷,整體資源類產品市場相對蕭條,且我國工業初級產品比重大,產業鏈條延伸不夠,同時整體經濟受到全球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也較大,所以亟需要求提高產品的附加值,在產業結構上調整突破,加快企業轉型。今年以來金屬反彈波動來自于供應端,也就是供應預期,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也不容樂觀,庫存數據依然維持低位。而金屬市場的基本面差異并不大,市場價格波動是供求預期在引導全球資金對金屬資源配置的要求,對于銅,進口量從2015年到2016年5月是上升的,到6月份開始下滑;鋁,每年都過剩一點,庫存增加,到年底,市場壓力將加大,當然,與現貨升水,庫存下滑明顯。鋅價持續上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供應端的偏緊,LME的鋅庫存(45萬噸)占據全球絕大比重,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只有不到20萬噸,在去年全球鋅礦供應過剩的背景下,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的鋅價都一路走低,導致國際大型礦商集體減產。
峰會同時也對下半年的貴金屬、人民幣、國債的投資機會進行了展望。自2009年開始,中國逐漸增加黃金儲備,積極的開發本土金礦,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,2015年末,人民幣進入SDR(特別提款權,也稱紙黃金),也就意味著人民幣逐漸普及化,融入到國際市場中,當然距離像美國那樣的貨幣自主權的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,隨著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實施,國家也開始發行5年和10年的國債,人民幣也在世界的一些地方用以貿易結算。2016年6月,英國脫歐,對于歐洲和英國的經濟造成了一定損失,當后續的一些經濟決策開始,加上歐盟債務即將重新來襲;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,年底大選,或將掀起新一輪的美元貶值,全球經濟也會受到波及;而黃金最為避險屬性最好的貨幣就成為了最好資本保值的選擇;國內經濟穩健發展,但當今世經濟全球化,貿易國際化的時代,也會受到沖擊,但對我國的經濟影響不大,所以對于未來經濟的發展還是很看好的。當然也有專家指出,對于大宗商品,近年的全球經濟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一個反彈,不宜太樂觀。
下午的主會場為港交所和云南鋁業、云南銅業,新華聯礦業三個實體企業副總專題討論了全球金屬與貴金屬,價格風險與經營決策。以各自企業自身講解了當前經濟條件下的,應客戶的要求,尋求最大化的利潤化和合理的規避價格風險的方法,確保企業平穩的向前發展。說到底呢還是期現結合,對于云鋁、云銅或者新華聯,經營策略大同小異,無非都是保利潤、鎖成本,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。在期現結合方面,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市場發展情景,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和期現套利相結合,期間偶爾有小投機,在規避風險的同時擴大企業利潤。其中也提到了關于期貨方面的評估和考核,不僅僅是根據期貨賬戶余額,同樣在結合企業在現貨市場的貿易結算的賬目對比,在綜合評估下,是否達到企業既定的目標和要求。
峰會也突出了金融業在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,據調查在歷年的經濟發展中,第二產業的比重逐年下降,而第三產業占據了50%,可見真的預見了那句話“實業救國,虛業興國”。